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政府工作報告改新能源汽車為清潔能源汽車”內中大有深意

發布日期:2017-03-08

核心提示:在今年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專門提及汽車的唯一一句,出現在報告第三部分《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中。其中,第七
在今年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專門提及“汽車”的唯一一句,出現在報告第三部分《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中。其中,第七項“加大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力度”,提出三大措施——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強化水、土壤污染防治;推進生態保護和建設。在闡述“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時,報告提出“要強化機動車尾氣治理,基本淘汰黃標車,加快淘汰老舊機動車,對高排放機動車進行專項整治,鼓勵使用清潔能源汽車,在重點區域加快推廣使用國六標準燃油”。
 
可見,政府對汽車領域的基本訴求點,依舊是減排、治污,這成為本屆政府提出的環保主張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過,很多人都留意到,今年報告中所用的汽車詞匯,已然發生了變化——清潔能源汽車,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
 
讓我們先來重溫下前些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相關內容:
 
2016年:活躍二手車市場,大力發展和推廣以電動汽車為主的新能源汽車,加快建設城市停車場和充電設施。
 
2015年:要打好節能減排和環境治理攻堅戰。環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鐵腕治理。推廣新能源汽車,治理機動車尾氣,提高油品標準和質量,在重點區域內重點城市全面供應國五標準車用汽柴油。2005年底前注冊營運的黃標車要全部淘汰。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擴大碳排放權交易試點。
 
2014年:推廣新能源汽車,以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推進節能減排,促進大氣污染防治。以霧霾頻發的特大城市和區域為重點,以細顆粒物(PM2.5)和可吸入顆粒物(PM10)治理為突破口,抓住產業結構、能源效率、尾氣排放和揚塵等關鍵環節,健全政府、企業、公眾共同參與新機制,實行區域聯防聯控,深入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2013年:城鎮居民每百戶擁有家用汽車21.5輛,比2007年增加15.5輛;清潔能源、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
 
2012年:大力發展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產業。推進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
 
2011年:大力推動節能環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發展。推進傳統能源清潔利用,加強智能電網建設,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加強節能環保和生態建設,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2010年: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信息網絡和高端制造產業。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三網”融合取得實質性進展,加快物聯網的研發應用。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入和政策支持。
 
2009年:在信息、生物、環保等領域新建一批國家工程中心、重點實驗室和企業技術中心。成功研發支線飛機、新能源汽車、高速鐵路等一批關鍵技術和重大裝備。支持和推進新能源、生物、醫藥、第E-代移動通信、三網融合、節能環保等技術研發和產業化。
 
2008年:著力突破新能源汽車、高速軌道交通、工農業節水等一批重大關鍵技術。
 
可以看出,自2008年至今,幾乎每一年政府工作報告,必提及“新能源汽車”,強調發展的必要性、緊迫性。只有2013年、2017年例外。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在說到“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時,以每百戶家庭汽車擁有量的增加作為例證,同時明確清潔能源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大力發展。而2017年則是提出“鼓勵使用清潔能源汽車”。
 
我們再仔細觀察近幾年報告中的“措辭”。2014、2015、2016年,連續三年直指“推廣新能源汽車”,尤其是2016年,更是強調大力推廣以電動汽車為主的新能源汽車,同時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那么,到了今年,為何報告中不提鼓勵使用新能源汽車,而是說鼓勵使用清潔能源汽車呢?
 
事實上,新能源汽車與清潔能源汽車,兩個概念是不盡相同的。
 
新能源汽車通常指采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采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新結構的汽車。具體包括純電動汽車、增程式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氫動力汽車、其他新能源汽車等。而近些年,隨著中國關于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推出與引導,行業內普遍將之定位于純電動汽車與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相比之下,清潔能源汽車的范疇要廣得多。它是以清潔燃料取代傳統汽油的環保型汽車的統稱。它可采用各類技術,有效降低汽車的能源消耗和尾氣中有害物質的排放,使得汽車在使用中對環境的影響大為降低。簡單說,除了一般意義上的新能源汽車外,天然氣汽車、甲醇汽車、乙醇汽車、太陽能汽車等多種帶有“環保特質”的汽車,理應都屬于清潔能源汽車。
 
如此看來,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不提“新能源汽車”,而改提“清潔能源汽車”,必然暗含深意。
 
首先,不提新能源汽車不代表不發展、不鼓勵,而是為大干快上、盲目逐利、投機倒把等行為“降溫”、“亮紅燈”,促使發展的步調更堅定、更穩健。早在2010年,國家就將新能源汽車確立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設立專項資金。在補貼政策的推動下,近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快速增長,成為經濟新常態下汽車產業發展的突出亮點,且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第一大產銷國。而今,新能源汽車的“蠻荒”發展時期已過,隨著補貼政策調整、退坡,并逐步向積分政策過渡,新能源汽車產業將從過多追求銷量轉移至技術、質量、市場、服務的全面提升。無論政府工作報告中是否專門提及,新能源汽車都將快速發展,只是發展的重心將從“量”轉為“質”。
 
其次,過多強調“新能源汽車”,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行業研發、推廣其他類別清潔能源汽車,乃至節能汽車的積極性。事實上,我國早就擁有較為成熟的推廣天然氣、甲醇和乙醇汽車的經驗,也有比較完備的燃料生產、儲運和加注設施,一些車企也早就推出了相對成熟的適用車型,只是在近年純電動汽車的熱潮下,步伐有所停滯,并呈現出被“邊緣化”的傾向。相比較而言,其他國家市場則通常是鼓勵多條腿并行、多路線并存。在我國政府意識到“純電熱潮”所帶來的負面效應后,或會轉變思路,推出一些鼓勵使用純電之外的清潔能源汽車的有效措施,或進行一些示范推廣的有益嘗試。此次政府工作報告用詞的改變,可以看作是一個“信號”。
值得一提的是,全國政協委員、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為今年兩會遞交了“加快推廣甲醇汽車”的提案。李書福說,甲醇汽車比汽油機的排放減少80%,甲醇儲存方式也較為方便,價格比汽油低很多,可節省成本約40%。同時,經過長期發展,中國甲醇汽車的質量已經走在世界前列,也為甲醇汽車政策放開提供條件。發展甲醇汽車既能減排放,又能降成本,國家應鼓勵能源結構多樣化,為清潔能源發展提供空間。
 
不知這是“巧合”,抑或“鋪墊”?

 
 
[ 新聞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