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多方詢問發布會主題,對方口徑皆是“不能說”、“保密”、“期待現場揭曉吧”。直到開場前半個小時,哈啰的人一面給記者介紹自家產品,一面仍是對發布會內容避而不說。最后,哈啰出行的CEO楊磊在臺上揭曉了答案:哈啰出行將聯合寧德時代、螞蟻金服,首期出資10億,一起建立電動車換電站,為兩輪電動車提供“換電服務”。
三家的合作方式是:寧德時代提供鋰電池技術、支付寶提供流量入口,哈啰負責網點的實際運營。新公司將在全國范圍內大規模為兩輪電動車建換電站,類似于汽車加油站,做的是共享電池生意。哈啰出行創始人楊磊稱,這是他們早有的規劃,理想狀態下,未來主要城市每個騎電動車的個人和群體,都可以在城市里用3-5分鐘就可以找到一個哈啰換電站,用戶在站點需要自己手動為電動車換電池,而且和哈羅單車一樣,可以選擇包月或者單次購買服務。未來外賣騎手和快遞小哥都將是重點合作對象。共享單車整個行業這幾年跌宕起伏,與摩拜、ofo從輝煌到落寞相比,哈啰的發展經歷了完全相反的路徑,從后來者成為行業領先者。此次新戰略的發布,對哈啰來說,無疑是一個兩輪賽道的押注和拓展,而對其他巨頭來說,看起來也是個1+1+1≥3的生意。“現金奶牛”助力車后,哈啰瞄上“換電服務”3年前,哈啰出行還叫哈啰單車。站在共享單車的風口上,他們可能遠想不到,幾年后最能給公司賺錢的是共享單車的升級版——共享助力車,業內又叫共享電動車或共享電單車。相比共享單車,共享電單車“翻臺率”(每臺車騎行次數)更高,租金更高,同時因為只能停留在固定區域,所以運營成本可控,隨著規模的鋪開更容易降低。幾種因素一疊加,共享電單車成了賺錢的現金奶牛。哈啰的負責人告訴「電商在線」,目前他們的助力車已經回本盈利了,在沒有新投車輛的情況下,助力車是整個公司最賺錢的部門,“年會上都更神氣了。”在這片廣闊的藍海面前,除了哈啰,滴滴投入街兔、寧波本地的小遛入駐杭州,共享電單車的競爭風起云涌。
電單車想要賺錢,其中成熟精細的運營必不可少。換電服務是最重要的一環。彭海亮是哈啰助力車的換電師傅,他負責杭州余杭區的一個網格,包括恒生科技園和未來科技城幾個熱門的區域,周邊寫字樓林立,白領眾多。每天早上7點,彭師傅騎著三輪車,從倉庫拉上百來塊電池,按照哈啰BOS系統的指示,精準地找到網格內需要換電的助力車。哈啰規定,通常電量到70%以下,電池就該換了。換下來的電池會由彭海亮送回到倉庫充電。忙的時候,也會有專門的師傅來往倉庫運送電池。“一天下來,我這邊最多能換400多塊電池。”無數個彭海亮構成了哈啰的線下運維體系,哈啰出行的CEO楊磊給出了一個數據,“每一天,哈啰出行為200萬用戶,提供50萬次換電服務。”依托于你我每天騎行的助力車,哈啰已蓄力起了成熟的換電服務能力,按照楊磊的說法,“現在準備開放給整個社會了。”
這背后的原因是,中國是一個兩輪出行大國,電動車的日均騎行需求能達到7億次,市場需求是投放單車的3倍。而電動車行業,雖然已經有20年了,但充電難、里程焦慮、交通安全、消防安全仍然是痛點。改變的契機在于,今年4月15日電動車的新國標開始實施,電動車行業開始有了一個全新的標準規范。哈啰的換電服務的負責人表示,未來他們會跟電動車廠商合作,統一使用可以替換的電池。可以說,成熟的換電服務、廣闊的電動車市場以及更迭的政策,催生了電動車換電業務。從野望四輪到聚焦兩輪哈啰一直是有野心的。2018年9月,哈啰單車更名哈啰出行,就能看出其對大出行領域的布局。單車、助力車、網約車、順風車,哈啰嘗試著從兩輪跨越到四輪。楊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未來講到哈啰,希望大家有任何出行需求,都可在該平臺上得到滿足。從騎單車到助力車、打出租車、打網約車、坐公交、坐地鐵,以及到坐長途巴士,希望可以滿足用戶出行各個方向上的需求。”但四輪的賽道上太擁擠了。順風車的賽道上有嘀嗒,還有最近推出零抽成的高德;打車平臺,聚合模式先有高德,后來美團,自營模式更是滴滴、首汽、曹操,還有越來越多的傳統車企要進來分一杯羹……相比之下,兩輪市場上,ofo風雨飄搖,幾近破產;摩拜單車被美團收購改名美團單車后,依然沒有擺脫虧損。哈啰成了一枝獨秀的存在。楊磊回憶說,共享單車正在風口的時候,市場上的錢都投給了ofo 和摩拜,他們缺錢得緊,只能嚴格控制成本。做到有一定起色之后,前兩名開始潰敗,整體風氣開始唱衰共享單車行業,他們更找不到什么錢。“時運不濟”某種程度上反而練就了哈啰在兩輪生意上的優勢。精細化運營、通過技術降低成本,這成了哈啰后來居上的關鍵。哈啰出行杭州的城市運營經理陳筠告訴「電商在線」,他們是每一分錢都花得很仔細。評估助力車進入一個城市的標準,也是他們的成本控制和騎行頻次能不能達到標準。一位負責換電產品的工作人員表示,哈啰在最新一代的助力車上,電池容量會增加一倍,“這樣換電的運營成本能減少一半。”
鞏固兩輪市場的優勢,比去四輪市場的紅海打一輪醬油,顯然是哈啰出行當前更好的出路。有媒體提問說,“打車平臺和順風車現在還在嘗試階段,做不好就會砍掉?”楊磊坦言,“那肯定是一個在嘗試和測試的東西,隨時都會關掉,這就是測試的意義嘛。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我們仍然是一個聚焦在兩輪出行的一家公司,主要的人力精力物力財力,全部是圍繞著兩輪出行去投入的,這才是我們的主賽道。”螞蟻金服的副總裁楊鵬在提到高德與哈啰的競爭關系時,他認為兩者更重要的是互補關系,一個是聚合的四輪打車模式,一個則是自營的兩輪出行模式。可以說,這次與寧德時代和螞蟻金服合作推出的“換電服務”,是哈啰聚焦兩輪的重要體現。對哈啰來說,過去幾年在兩輪市場上的耕耘,已經建成了一張遍布全國360多個城市的運維網絡。有了這些足夠強的地面網絡去做布點,加上成熟且高效的運營體系,那布局電動車的“換電服務”便是對兩輪市場更深的護城河的建立。巨頭合作,1+1+1>3回到這場“換電服務”的業務本身。通過定點投放智能換電柜,用戶只需在智能換電柜前通過“掃碼、開柜、換電、完成”四步,即可迅速完成換電全過程。具體的業務形態類似于加油站,能讓騎電動車的人隨時隨地有電可以換,“500米到一公里內有一個”,相當于建立了一個換電的基礎網絡,做的其實是共享電池的生意。這其中,寧德時代以戰略合作伙伴的身份加入,其核心技術為動力和儲能電池領域,涉及材料、電芯、電池系統、電池回收二次利用等全產業鏈研發以及制造能力,不過以往寧德時代合作的往往都是四輪汽車,與哈啰合作能夠幫助它拓展業務和能力的邊界。
支付寶擁有10億用戶,平臺接入支付寶能夠幫助哈啰快速獲取流量,而共享單車、電單車的高頻使用,也能助力支付寶進一步的市場下沉。目前,兩輪電動車的換電服務賽道上并非沒有前輩,這條賽道上已經有了易騎、宇谷科技等創業公司。但包括哈啰在內的三個合作方仍然信心滿滿。一家全球領先的電池技術企業,一家擁有巨大流量入口的平臺,加上一家深耕兩輪市場的企業,無疑是完美的互補。楊磊認為,這個商業模式下,租金已經能夠實現盈利,正如共享單車和助力車,光靠租金就能夠產生利潤。提供給普通用戶的換電服務是一種模式,與餓了么、美團等外賣平臺合作,打包提供換電服務是另一種模式。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共享單車、共享助力車、電動車的“共享電池”,靠著這三個業務,兩輪市場的覆蓋已經足夠全面,大數據的觸角也將伸向更下沉的地方。對哈啰和它的合作伙伴來說,賺租金只是最短期的利潤,更長遠的是那些產生的騎行數據和充電數據帶來的關于未來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