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新基建”的重要內容,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有力保障。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加快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打造了全球最大的智慧車聯網平臺。在天津、山東、浙江、湖南、重慶等地,當地供電企業以客戶需求導向,積極創新服務模式,將公司工作部署落到實處,讓“綠色出行”更便捷、更舒心。
建設智慧公交充電網絡
“新能源公交車駕駛操控平穩而且噪音很小,運營成本也降低了。”7月24日,天津市公交集團第四客運公司負責人對前來走訪的天津城東供電公司營銷部專責郝爽說。
今年,國網天津電力積極實施“新基建”充電樁建設運營管控工作方案,加快建設智慧公交充電網絡,服務城市環境改善和市民綠色出行。此前,天津市政府出臺了加快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將村村通公交、充電樁建設運營等納入政府規劃統籌推進實施。國網天津電力結合公交線路布局和發展規劃,保障場站同步施工、同步交付運營,提升天津市智慧交通電氣化水平。
國網天津電動汽車公司工作人員維護公交汽車充電設備。
目前,天津市累計建成公交充電站110座、村村通客運站20座,為全市近3500輛新能源公交車提供充電服務。今年,國網天津電力計劃新建各類公交充電站40座、村村通客運充電站18座、大功率充電樁290臺,滿足全市新增1800輛新能源公交車充電需求,全力實現全市新能源公交車100%全覆蓋。
科技手段促進充電網絡運維服務新升級。由改革先鋒、時代楷模張黎明主持研發的智慧公交充電機器人可利用夜間低谷時段有序充電,節省充電運營成本20%。國網天津電力還將利用能源信息大數據拓展服務范圍,進一步打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電網之間的數據壁壘,實現數據互聯互通,指導優化公交充電網絡布局,提升公共充電設備利用率。
破解居民小區充電難題
“咱們充電設施都在地下車庫,千萬要做好防汛措施。”7月22日,山東東營供電公司員工來到東營市恒大黃河生態城小區,協助客戶開展安全用電檢查。今年,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與國網恒大智慧能源服務有限公司聯手,在該小區建成222個有序充電樁,方便小區新能源汽車充電。
東營供電公司員工(右)到黃河生態城小區檢查充電設施。
新能源汽車充電網絡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政府主導并推動是一個重要前提。2019年12月,山東省發改委等15個政府部門與國網山東電力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我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管理的實施意見》,濟南市政府推出《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全市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意見中明確規定,濟南市新建居民小區應為所有停車位統一敷設充電基礎設施供電線路,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并按照不低于停車位10%的比例建設充電設施。今年10月1日之后竣工的小區驗收時須符合這一要求。這一政策對于解決居民小區新能源汽車充電難題起到了示范作用。
國網山東電力開展多方合作,積極推廣有序充電技術,制訂2020年居民區智能有序充電建設推廣工作方案,與車企、物業公司、地產公司、社會運營商合力推廣有序充電技術,共同投資運營居民區有序充電樁。有序充電樁的建設無須改造、擴容小區原有電網,而且不影響小區居民正常用電,已經投運的充電樁也可升級為有序充電樁。今年,國網山東電力計劃在全省建設3000個有序充電樁。
“多站融合”服務利企便民
國網浙江電力創新開展“多站融合”微綜合體充電站建設,拓展“變電站+充電站”模式,融入儲能站、邊緣數據中心站,并在杭州建成投運了彩虹“多站融合”微綜合體充電站。
“多站融合”微綜合體充電站依托自身流量,與上下游伙伴共建共享共贏。國網浙江電力按照市場化模式,與中小微企業合作配備了按摩椅、彩票機、洗車機等設施,帶動合作伙伴增加收入;開辟站內墻體廣告位,每個廣告位年租金在5千至5萬元不等,目前已有車企、4S店、保險公司等投放廣告;拓展與集團客戶合作,與多家知名的網約車公司形成戰略合作關系。
浙江杭州彩虹“多站融合”微綜合體充電站。
“充電站配套設施都是‘綠色產品’,站內可以充電、休息和洗車,服務方便、快捷。”杭州出租車司機韓欣對彩虹充電站一條龍服務很滿意。國網浙江電力將繼續推廣“多站融合”微綜合體充電站建設模式,在杭州、寧波、溫州等地摸排變電站場地資源,構建以充電市場為核心的區域綠色出行生態圈。
此外,國網浙江電力利用杭州電網220千伏彩虹變電站場地安裝62個充電樁,實現光儲充、V2G(車輛到電網技術)、即插即充、智能有序充電等多種充電功能。彩虹充電站通過智能有序充電節約能源,利用地面充電車位,實行多色分區有序引導充電,多種顏色分別對應站內多臺變壓器的供電區域,可提升充電能力,降低電能損耗。
充電網絡助力生態旅游
“城郊建了充電站,大大方便了我們這些網約車司機。”7月23日,湖南省常德市曹操網約專車司機胡師傅在柳葉湖城鄉客運充電站充電時說。今年,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統籌推進新能源汽車充電網絡布局向鄉村延伸,助力鄉村生態旅游,服務城鄉美好生活。
國網湘西供電公司員工指導十八洞村村民使用充電樁。
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和生態旅游升級,國網湖南電力與韶山市政府簽訂了“全電韶山”新能源汽車合作項目。今年以來,10輛由國網湖南電動汽車公司提供租賃服務的新能源旅游巴士開始在韶山景區接待各地游客。該公司還推進縣域景區新能源汽車應用,以充電樁建設為契機,主動對接各地旅游景點,在張家界、鳳凰古城等景區布局充電站,服務自駕游充電需求。今年4月9日,湘西十八洞村新能源汽車充電站投運,建設120千瓦雙槍快充樁5臺,可同時滿足10輛車充電,帶動了當地旅游業發展,助力脫貧攻堅。
此外,國網湖南電力大力倡導綠色出行,服務城鄉美好生活。該公司在全省10個地市級供電公司供電營業廳建設了新能源汽車體驗區,組建了“電管家”團隊,為客戶提供看車、試駕、充電、上保險等一條龍服務。目前,國網湖南電力已與全省58個區(縣)政府簽訂了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戰略合作協議,將建立“1+14”的新能源汽車業務體系,打造貫通省、市、縣的充電基礎設施網絡。
大數據為新能源汽車賦能
“通過‘e重慶’APP,可實時尋找充電樁分布地圖,提前設計好行車路線,再也不用胡亂找樁了。”7月24日,在重慶觀音橋商圈大融城車庫的市民張帆說道。近年來,國網重慶電力大力開展充電設施建設,打造重慶新能源汽車與充電設施監測平臺,發布“e重慶”APP,發揮車樁大數據一體化聯合分析優勢,深度挖掘“人-車-樁-網”數據潛在價值,促進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城市融合發展。
國網重慶電力于2017年3月打造了重慶市新能源汽車與充電基礎設施監測平臺,并于2019年12月發布了“e重慶”APP,打通各充電樁運營商之間的數據信息,服務重慶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國網重慶大足供電公司員工檢查圣跡湖公園充電站設備。
車樁監測平臺通過數據實時分析,為政府、企業布局規劃充電設施和投放新能源汽車運力提供有效數據參考,解決“有車無樁、有樁無車”的問題,助力樁企精準選址和優化遷址,服務市民便捷充電。使用該平臺的企業還可基于客戶畫像等數據產品,享受保險、維修、汽車金融等增值服務;使用該平臺的個人可查詢充電網點狀態及價格,享受便捷充電服務。
目前,國網重慶電力車樁監測平臺已接入全市96%以上的車樁信息,包括車樁企業121家、新能源汽車6.03萬輛、充電樁1.67萬個。該平臺積累了近37億公里的行駛數據和1.4億千瓦時的充電訂單數據,為重慶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提供了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