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展前夕,歷經3年的調試打磨,新造車公司天際汽車的第一款量產車ME7終于上市。在9月26日的車展上,天際汽車CEO張海亮對未來汽車日報強調,“我們是按正常的秩序走,不會跳過那些該走的流程,也不會因為趕時間而將一些流程省略掉。”
即便比原本計劃的上市時間晚了一年,但在張海亮心里,無論是產品力,還是價格體系,“(ME7)在同級競品中都具有很強的競爭力。”談及行業里關于新造車窗口期的論斷,他也堅定地認為“造車不分早晚,勢力無謂新舊”。在他看來,當下的汽車行業,正處在筑底反彈的窗口期。
作為天際汽車的掌舵者,張海亮一度被視為“上汽集團最有潛力副總裁”,也曾因一手打造“朗逸奇跡”,而榮登上汽大眾少壯派高管代表。在距離前東家約10公里的上海嘉定福海路1688號,他則選擇從這里起步投身新造車的浪潮。
張海亮曾多次提及,對未來具有決定意義的部分,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對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強調,“我們在軟件上做了很大努力,一個是智能座艙方面的人機交互;一個是整車控制。這兩部分是核心的,核心部分必須自己做。”
對于關乎新造車生命線的銷量與資金,張海亮告訴未來汽車日報,明年計劃在做到2、3萬輛的同時,還要挑戰4萬輛。此外,天際汽車也計劃在明年上市。張海亮自信地回應稱,“現在的資金(幾十億元),支撐到上市沒問題。”

天際汽車董事長兼CEO張海亮;來源:天際汽車
以下是未來汽車日報對張海亮的專訪內容,經未來汽車日報整理:
遲到的半年里發生了什么?
Q:天際汽車ME7原本計劃今年一季度上市,但交付延期了半年,卡在了哪個環節?
A:一般來講,從獲得工廠準入(車廠的設備能生產合格的車)到真正實現量產,還需要設備調試,以及供應商零件達到批量的一個過程。也就是說,生產線調試好之后,還要經過三個月、半年時間才能交車。天際汽車在生產制造環節有很高的要求,比如及格線是60分,我們希望做到90分、95分。
另外,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既定計劃。年初我們的供應鏈也受到了一些影響,比如我們有幾家供應商在武漢,包括轉向機、后窗玻璃,其中有一家供應商只在武漢生產。另外還有一些供應商在海外,像英國、馬來西亞。
Q:你怎么看這段時間有一些員工離職?
A:一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尤其是在創業階段,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每年我們都會有一定比例的人員優化,大家不僅要看到人員的離職,更要看到組織結構的優化。通過人員流動,給企業帶來更多活力。
Q:和去年4月預售啟動時相比,天際ME7所面臨的市場環境最大的變化是什么?
A:雖然今年上半年遭遇疫情,但目前車市回暖,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銷量在8月份取得了強勢的反彈,未來幾年新能源汽車的市場份額還會保持快速增長。
當然,隨著傳統車企紛紛投入電動車市場,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但是這對于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在市場的普及,也有著正面積極的推動作用。市場基盤越大,機會就越多。造車不分早晚,勢力無謂新舊,天際汽車有信心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下脫穎而出。

天際汽車ME7形象照;來源:天際汽車官網
Q:從整個行業看,天際汽車進場的時間比較晚,你認同嗎?
張海亮:我們是按照正常的秩序在走,保證車的品質不受影響。我們不會跳過那些該走還沒走完的流程,以及該做而沒做完的試生產,不會因為趕時間而將一些流程省略掉。
A:有融資和上市的計劃嗎?
張海亮:我們新一輪融資已獲得重大進展。我們也堅持適時適度開放的融資策略,通過對資金高效合理地使用,不會對資金造成太大的壓力。我們計劃明年上市。現在的資金(幾十億元),支撐到上市沒問題。

天際汽車首個品牌體驗中心;來源:天際汽車官網
如何跟其他新勢力搶市場?
Q:你覺得天際ME7最具競爭力的點是什么?
A:最重要的一點是交互體驗。和傳統的物理性整車平臺架構不同,天際汽車擁有自主研發的中國智能電動汽車第一架構iMA智能數字化架構。
基于這個架構,天際汽車獨創了智能科技座艙,搭載高通驍龍S820A Prem高性能芯片,擁有Magic-3D交互界面、首創的5+X屏即時互聯技術、Face ME人臉識別、AI智能助手、ME Pilot智能駕駛系統、整車OTA升級等84項智能體驗。
其中,5+X屏即時互聯技術是最大的亮點。我們在車內設置了包括儀表、中控屏、副駕屏幕及后排雙屏共5塊高清屏幕,可以實現不同屏幕之間的信息、娛樂、音樂、影視等內容的同步和分享。
汽車的發展方向一定是軟件定義汽車。我們在軟件上做了很大努力,一個是智能座艙方面的人機交互;一個是整車控制。這兩部分是核心的,核心部分必須自己做。

天際ME7智能座艙;來源:天際汽車官網
Q:投入上有量化的數字嗎?
A:我們有一半以上的員工是研發人員。其中,智能化、車聯網方面的研發人員占研發人員總數的一半。
Q:定價從最初的38萬元左右降到現在30萬元以內,你是如何考慮的?
A:我們要做中高端智能電動車的普及者。經過深入的市場調研,我們發現隨著80后、90后成為消費市場的主體,他們在選購電動車時,注重智能化和品質感,同時希望價格適中。當前中國新能源市場SUV的份額相對占比較大,我們希望通過天際ME7來滿足智能電動SUV細分市場的旺盛需求,同時為天際汽車奠定中高端品牌形象。
Q:天際汽車ME7的具體用戶畫像是怎樣的?
A:天際ME7的目標用戶分布廣泛。從我們目前的數據來看,限牌城市和非限牌城市的比例約為6:4,而且相當部分的潛在用戶都是有過購車經驗的油車車主,他們希望增購或者換購ME7。
根據目前意向客戶的統計,年齡以30-39歲的已婚有子女家庭為主,本科及以上占大多數,工作多分布在新媒體、IT、金融等創新行業。
Q:你之前預計明年ME7的銷量爭取達到4萬輛,現在對銷量的預期有變化嗎?
A:到明年,我們會有兩款車(ME7和ME5)在市面上銷售,我覺得要在明年做到2、3萬輛的銷量,挑戰4萬輛。

天際汽車首款量產車ME7;來源:天際汽車官網
Q:隨著天際ME7的交付,營銷網絡方面會有什么規劃?
A:為了讓用戶更便捷地得到我們的產品和服務,天際汽車線下門店布局采用“開城模式”,以城市為單位做用戶服務。在城市中,我們會建立天際汽車品牌體驗中心、智選空間(偏重集客和銷售功能)、提供維修服務的安心工廠以及快修驛站。
在渠道方面,我們采取“一城一策”的策略,在每個城市選取單一合作伙伴。這種共創模式改變了傳統主機廠與經銷商的簡單買賣關系,天際汽車將專注于品牌、產品、服務等各環節的用戶體驗設計,而合作伙伴則發揮他們在場地、人員、獲客等落地環節的區域優勢。
我們計劃,今年年底前完成20城30家門店的目標;到2025年,建成超200家門店,覆蓋全部一線城市、二線城市和部分三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