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中化國際在互動平臺回答投資者提問時稱,公司揚州鋰電首期項目處于建設中,目前正在克服前期疫情影響,推動設備進場安裝工作,預計2022年3月具備量產能力。
資料顯示,中化國際成立于1998年12月,最早是以貿易業務為主,經過長期戰略轉型,目前公司已經發展成為一家以精細化工為核心主業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聚焦新材料、新能源領域,并大力推進碳三產業、聚合物添加劑、芳綸、改性材料等市場前景看好的增量業務。
財務方面,今年上半年中化國際實現營業收入388.9億元,同比上升56.8%;同期實現歸母凈利21.51億元,同比增長21.15億元。
基于當前新能源鋰電池行業火熱背景,中化國際揚州項目的進展及計劃備受關注,另一方面,其與寶馬之間的合作也是行業關注的一個重點。
實際上,中化國際從2016年開始布局新能源產業,主要圍繞鋰電池及電池材料等產業鏈展開,同時還涉及電池回收等領域。
鋰電池方面,中化國際擁有2大生產項目。
其一是淮安駿盛鋰電項目,2018年通過并購淮安駿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淮安駿盛)成功切入。據悉,并購之前,淮安駿盛項目在2017年7月正式奠基,分三期建設,規劃產能80億瓦時,可滿足10萬輛以上電動車的需求。按照規劃,項目一期在2019年已經投產。
據中化國際董秘柯希霆9月表示,淮安駿盛鋰電池項目處于量產爬坡階段,目前全線設備已經完成聯機調試,已具備量產供貨能力;客戶送樣正在穩步推進中,正積極與各類車企客戶進行對接,逐步建立穩定的供應伙伴關系。
另一方面,華東主基地揚州鋰電項目在今年4月16日正式揭牌。這一基地占地面積1500畝,規劃分四期建設。總產能規劃為20GWh,預計2025年全部建成。其中,一期項目已于去年底啟動工程建設,但由于疫情的原因導致項目停工,但目前正在推動設備進場,明年3月將可實現量產。并且針對揚州鋰電項目,中化國際在2019年12月注冊了中化揚州鋰電有限公司。
根據此前報道,該項目所生產電池模組,2022年將應用在寶馬集團的BMW i3車型上。
而中化國際在2018年就與寶馬集團在BMW i3退役電池梯次利用方面進行合作,2020年2月,中化國際宣布與寶馬合作進一步擴大,包括i3動力電池制造、i3動力電池衍生儲能系統研發及退役電池梯次利用等領域,其中,中化國際表示將引入寶馬集團的電池產品技術,應用于新能源揚州基地的生產項目中。
鋰電材料方面,中化國際通過下屬公司寧夏中化鋰電池材料有限公司(簡稱:中化鋰電材料)進行布局。
官網顯示,中化鋰電材料也成立于2018年,主營業務產品為三元鋰電池正極材料,可應用于便攜式電子產品,電動工具,以及新能源汽車行業。
中化國際通過該公司規劃投資66億元在寧夏中衛打造鋰電池產業園。據悉,一期1500噸項目于2017年7月26日開工,2018年3月完成裝置聯動調試并實現全自動運行。二期8500噸項目于2018年8月開工建設,共5條產線。2019年12月,10000噸/年產能全面投產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