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雅駿。產業發展的規律為“先驅”帶動市場,市場或成就其為王者,或吞噬其成“先烈”。雅駿作為新能源物流汽車界內的“先驅”,借以多年技術與經驗沉淀,厚積薄發,疾馳萬里,勢如“王者”崛起,所向披靡。
據中國新能源物流車行業調查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相關報告顯示,隨著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及電商等行業的日益興起,城市物流的需求愈發旺盛,物流車作為主要的運輸載體,穿梭于不同城市之間。
由此可見,新能源汽車在物流領域的應用具有先天優勢,而在低碳、環保的大背景下,零排放且具備行駛路線相對固定、對續駛里程要求不高、使用頻率較高及方便集中充電等特點的新能源物流車,更加符合社會發展需求。
2016 年,成都市政府開始對新能源物流車實行免入城證、不限行、充電樁補貼等系列扶持政策,成為國內第一個向新能源物流車徹底開放路權的城市。
一時間,新能源物流車市場風潮涌動,產品市場需求量開始逐步走高。
作為國內新能源物流車界的“先驅”,成都雅駿新能源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雅駿”)迎來了企業發展的春天。
憑借“生產一代,研發一代,儲備一代”的產品研發模式,即使在新秀叢生的市場沖擊之下,雅駿始終保持步步領先,成為新能源物流車輕卡類車型全國市場占比前三、成都市場運營總量穩居第一的企業。
今年九月,2017 年中國深圳第二屆新能源汽車(物流車)挑戰賽如期舉行,業內多家企業參與其中,參賽車型多達70余款,較之去年影響更為廣泛。
“該賽事是對新能源物流車行業的檢驗與標準規范,參加比賽就已經是對企業自身的一次考驗,是其對自身產品自信程度的一種體現,畢竟是全網直播,且現場觀摩人員過千人,在比賽中的表現自然對企業有所影響。”雅駿董事、副總裁范永軍介紹道。
借以過硬的產品性能,雅駿派出的輕卡在賽中所向披靡,憑“一車之力”攬下爬坡、涉水、啟動提速、制動性能、續航能力、噸百公里能耗六個專業賽項及用戶網評的七項大獎,蟬聯該賽事的冠軍,載譽而歸。
● 十三“羅漢”看中“屌絲”行業
在從事近20年地產和商貿生意之后,雅駿創始人黃衛東在尋找一個能持續發展50年以上的新的事業方向。
2008年,黃衛東在對市場進行調研考察后,決定邁足新能源汽車領域,從汽車動力電池切入,并于2010年與杭州一電池成組工廠合資在成都創建了一家從事動力電池研發和銷售的公司。
隨后,又投資了深圳一大型動力電池企業,并負責其市場銷售業務,全面了解新能源汽車各類產品業態特點,最終選擇了新能源物流車特別是電動輕卡作為事業的突破口。
新能源物流車是完全市場化的一款車型,因為電池成本和電池重量的限制只適合做城市配送車輛,但具備續航能力易于滿足、充電樁易于建設、經濟性明顯、入城方便等優勢。
同時,物流車行業亦是一個“屌絲”行業,哪款產品質量好、性價比高就能快速獲取市場的青睞,贏得顧客。
經過優勢對比,2013 年黃衛東最終選定以物流車為創業切口,進軍新能源汽車市場,并選擇了原中國南車時代電動專用車技術負責人李紅朋作為其聯合創始人。
在2014 年初雅駿正式成立時已有13 人的創業團隊,全部來自新能源汽車行業知名企業的高級技術人員和高級管理人員,擁有共同的新能源汽車夢,公司董事、副總裁范永軍也是其中之一。
在此之前,范永軍于深圳一家大型電池企業任品質管理副總經理兼銷售總監。
雅駿董事、副總裁范永軍領獎
成立公司,名字至關重要,有外國友人建議取個簡單又霸氣的名字,定為“RAJA”,在印度英語中被譯做“王者”、“首領”,蘊含著企業將來發展壯大為行業領域中的王者的美好寓意。
雖然是面向全球市場,但作為中國的企業,還得有個響亮的中文名號,根據音譯及自身做物流車的行業特性,最終定名為“雅駿”,意為“車型優雅智慧;綠色環保且品質超群”。
2014 年1 月,成都雅駿新能源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運營。
“我們開始只有13 個人,俗稱13 羅漢,當時目標很明確,做新能源物流車行業中的‘特斯拉’。”
范永軍講道,目前公司員工人數已經壯大至四百余人,“雅駿”的名號亦享譽國內新能源物流車界。
● “先驅”與“先烈”旨在成敗間
產業發展的規律為“先驅”帶動市場,市場或成就其為王者,或吞噬其成“先烈”。
雅駿作為國內率先踏入新能源物流車領域的新興企業,要讓市場接受并形成一種引領趨勢,必然困難重重。
在范永軍看來,“先驅”亦有變為“先烈”的高風險,要避免“出師未捷身先死”,企業必須得“有所為”。
首要任務,是把好質量關。好的產品是敲門磚,在物流車這一領域,性能好又能為客戶省錢的產品,才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要研制出好的產品,就得先借鑒、研究經典和先例。”
范永軍表示,雅駿要做新能源物流車行業中的“特斯拉”,前提條件必然是在了解特斯拉之后,才能向其靠近。
在成立至今的三年時間里,雅駿先后購入了三臺特斯拉作為樣車,供技術人員研究和體驗,
“做產品的人只有切身的去感受了,實打實的拿著成品車型摸索研究透了,才能汲取特斯拉的優勢,將其與我們自己的靈感、實際需求相結合,再創造出‘雅駿’牌新能源物流車。”
2014年3月,第一代純電動物流車“雅駿之星”兩臺樣車下線路試,到6月小批量生產并路試,到11 月完成車輛定型,各類改善提升項目達500多項,同年12月正式量產對外銷售。
在第一輛新能源電動輕卡出廠后,外界質疑不斷,“好多人認為貨車搞個電動車干嘛?難道還能真的純電動?”顧客存疑,自是出于對產品的未知。
結果自然歡喜,試用期滿,該客戶買走了雅駿的第一輛“雅駿之星”。隨后不久,又回購兩輛。現如今已然成為了雅駿的“忠粉”。
雖說“酒好不怕巷子”,但新興事物在傳統觀念與方式仍占主導的現實生活中滲透的異常緩慢。
“要讓別人知道你的東西有多好,首先得你自己去做宣傳,講出自己的產品好在哪兒,可以給對方帶來哪些價值。”
為打開市場,雅駿于2014年進入深圳市場,成立深圳雅駿(雅駿省外第一家公司),黃衛東、范永軍等公司領導人亦輾轉于各個城市做宣傳,意在傳播新的汽車購買觀念、引導市場消費習慣。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5年,在成都市政府對新能源物流車大力扶持的政策之下,雅駿迎來了企業發展的第一波高峰:
3月,遠成物流集團一次性采購“雅駿之星”50臺;
4月,30臺“雅駿之星”投放臨沂市場,雅駿車輛正式出川;
5月,完成多車型(冷藏車、翼展車、柵欄車和低欄)開發并接受訂單;
6月,雅駿長運充電站(川內第一個民營企業投資的集中經營式充電站)投入運營;
8月與10月,雅駿先后在武漢、昆明成立公司,且交付重慶首批訂單,進軍重慶市場;
12 月在全資收購通途(已更名雅駿制造)并獲得整車改裝資質的同時發布了藍牌輕卡。
隨后的兩年,雅駿一路高歌,與京東、南充商業銀行等確定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今年1月,雅駿6款車型進入2017年全國首批全新標準的推薦目錄,在全國占比高達1:6。
雅駿連續兩年獲中國深圳新能源汽車(物流車)挑戰賽冠軍
今年5月,雅駿2017 年首批千臺藍牌電動物流車交付。雅駿成為國內產銷量前三、市場運營總量第一的純電動物流車龍頭企業。在兩屆“中國深圳新能源汽車物流車挑戰賽”中的耀眼表現,亦再度彰顯了雅駿的“先驅”之姿。
● 數據沉淀助力“制造”向“智造”
目前電動汽車市場的最大挑戰是人們的購車習慣,這與傳統的完全不一樣。
“這也是新能源汽車在興起之后市場接受程度低下的原因所在,尤其是乘用車,在市面上運營的數量甚少。”
范永軍表示,要推動新能源乘用車的市場發展,最有效的途徑是政府出臺限購及相應鼓勵政策。而要推動新能源物流車的發展只要在路權上開放就可以實現。
此外,缺乏好產品也是新能源汽車市場面臨的另一大問題。即使每一家汽車公司都推出了一款電動汽車,它們的電動汽車在價格、性能以及風格上的可選擇余地也非常有限。
做新能源物流車這種物流人謀生的交通工具,不是說能動就成功了,還得能拉能跑。
這就得從車輛的性能、品質等方進行綜合評判。嚴控新能源汽車產品質量,過硬的技術支撐與團隊的經驗沉淀,是產品的可用性和穩定性的重要保障。
“好車是跑出來的,好的產品是經歷過市場多次檢驗考核過的,好的車輛最終的性能是其無故障所跑的里程數決定的,雅駿截至目前行駛里程數最長的輕卡是一輛產自2014 年的第一代‘雅駿之星’,該車至今已累計行駛20 余萬公里。”
就企業而言,數據搜集與技術沉淀同等重要。早在十幾年前,雅駿技術團隊在原單位就已經在做技術積累與沉淀。范永軍表示,這是每一個車企都會經歷的路程。
雅駿自建了大數據庫,24 小時不間斷網絡監控物流車輛、充電樁等的實時情況,每兩秒鐘更新各項數據并通過多種算法作出精準分析,為企業作出各項規劃布局提供有效參考。
雅駿重點項目新能源物流車制造
“我們的專業技術團隊從汽車制造的各個領域匯聚到一起,擁有十幾年的技術沉淀、數據沉淀以及實戰經驗,相對于剛入行的‘新兵蛋子’,就如同大廚做菜一般,更能拿捏車輛技術參數設置‘火候’,摸準客戶和用戶‘口味’,做出絕無僅有的‘味道’。”
雅駿重點項目分布式充電網絡建設
范永軍認為,品牌越大不一定在造車方面就一定能出彩,其遇見的問題雅駿遇見了,其沒預見的問題,雅駿預見并提前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分析,研究出對策解決了。
自2014 年入行造車至今,雅駿二代輕卡是國內目前唯一正向開發的純電動智能化輕卡,其歷時三年多的開發,根據大數據的分析,改進提升近1000 余次,將于明年初批量上市。將大數據人工智能引入新能源汽車生產,是雅駿助力成都制造向成都智造飛躍的身體力行。
對于未來三年雅駿將重點實施“S—M—B—C”戰略,通過雅駿的技術、工藝、質量和供應鏈管理的沉淀向合作伙伴全面輸出建立各地的分布式工廠,同時在各地聯合當地優勢資源打造新能源物流車合資運營平臺向B端客戶賦能,更好的服務好終端客戶。
“在傳統商用車產能過剩52% 的背景下,先驅不成先烈還有一個重要的保障因素就是,在行業技術、工藝還在快速革新的情況下,不宜投入重資產用于已完全過剩的制造環節,否則你的產品技術提升將會被這些相對落后的重資產所累。”范永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