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沒有地方保護主義,但確有國際霸權無賴主義。
今年國際上最大的事件莫過于“中美貿易戰”。在此大背景下,許多中資企業被卷入貿易戰中,并遭到美國政府的無端猜忌,甚至打壓。
今年6月,美國參議院通過了“參議院版本”的年度國防政策法案:禁止公共交通機構使用聯邦資金購買中國國有、控股或獲得補貼的公司制造的列車和客車。
不難看出,此法案的矛頭直指在美國擁有該項業務的中國中車和比亞迪。

關于美國參議院,其被譽為“白宮”內政外交的把關人,所以,此次法案的提出,意味著美國政府有意將“中美貿易戰”的戰線拉入列車和客車領域。
針對“禁購比亞迪客車”這一說法,比亞迪在美發言人Frank Girardot稱上述提議的禁令毫無理由。
Frank Girardot還說到,“比亞迪客車里面沒有間諜軟件。中國政府里沒人告訴我們要做什么。”
作為美國國會的另一院——眾議院,卻有與參議院不同的看法。7月12日,美國眾議院通過了“眾議院版本”的年度國防政策法案,與參議院那個版本所不同的是,眾議院將限制范圍縮小到列車。
這意味著,在眾議院的年度法案里,客車將不會受到禁止。比亞迪似乎逃過一劫。
之所以有這個變化,有媒體報道,主要是由于代表比亞迪所在選區的眾議院議員Kevin McCarthy的游說,這才使得比亞迪在眾議院法案中被刪除。到底是不是這樣,我們無法得知。

就在“參-眾”兩院就這一細節互掐時,事態又有了新的進展。7月24日,這次依然是外媒報道,大概內容是國會議員將很快對兩個不同版本的提案展開閉門討論。
是的,在“參-眾”兩院的這輪博弈中,最終選擇哪個法案還未下定論,現在談“禁購比亞迪客車”還為時尚早。
對于美國政府無端禁購比亞迪客車一事,比亞迪汽車對《每日汽車》記者作出回應,“比亞迪美國分公司堅持用綠色創新技術,推動美國零排放公交產業發展,建設北美最大的純電動大巴工廠,為當地創造上千個優質就業崗位。比亞迪美國電動大巴工廠的運營完全符合美國當地的法律法規。”
另外,比亞迪美國分公司正密切關注華盛頓方面相關法案的進程,并正與公司在美國的工會代表一起,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