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來看,兩者共存互為補充,長期來看如果我們的能源材料如果沒有進一步的升級,那我支持換電。
主要原因這幾點:
1. 最接近傳統車的補能方式,就像開著燃油車去加油站加油,只需要幾分鐘一樣,去換電站換電的速度,也只需要1-2分鐘,更方便,更快捷。
2. 電力分流。如果未來都是充電樁,來一個充一個,很考驗電網的負荷,而換電站可以完美解決這個問題,充分利用儲備的電能,一些運營車就可以走換電路線,緩解充能壓力。
3. 能源儲備。咱們國家的夜間發電,很多都是浪費了的,換電可以將夜間的電有效利用起來。
4. 車電價值分離,可解決二手電車保值率的問題,電池能得到統一保養,
5. 土地利用更集約高效,補能過程比加油還快,并且無需停車位支持,更適合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
優勢點明顯,政策支持也很明顯,今年4月,國家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政策明確,為鼓勵換電新型商業模式發展,換電模式車輛不受“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必須在30萬元以下”規定限制。
一系列的利好政策,讓更多的企業加大對換電的布局,如果說之前換電領域只有北汽、蔚來獨自求索,現在隨著越多越多的車企加入,換電模式逐漸被更多人所熟知,換電版塊開始火熱。
當然現在很多人抨擊換電的點在于——買了個新車,去換了個舊電池怎么辦?我最近聽到一個哥們的解決方案,簡直就是直呼牛批,他是這樣說的:“反正現在的換電車也是可充可換電嘛,像楓葉80V就是,到時候我先充電,跑個3年,電池差不多要換了,我再去換電站換一塊。”真正的羊毛黨,從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薅的羊毛。
而如果有利于用戶,用戶自然能在模式中找到有利于自己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