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网_影音先锋国产资源_亚洲最大黄色_91精品久久

 

智能換電平臺:是真噱頭還是偽風口?

發布日期:2021-10-18  來源:DoNews

核心提示:智能換電平臺:是真噱頭還是偽風口?
碳中和目標的提出,進一步推動了低碳、綠色的出行方式。在此背景下,“以換代充”的換電模式似乎成為車領域的新風口。
 
事實上,重卡和電動汽車領域“換電”之風早已席卷而來,吉利科技、長安、東風、特斯拉等行業巨頭紛紛入局。
 
而在出行更為靈活、方便的兩輪電動車領域也已有相關布局,易馬達e換電、中國鐵塔、易騎、宇谷科技、小哈換電等成為換電之路的先行者,也吸引了一大批如騰訊、阿里、美團、梅花創投、大灣區基金等資本加入,加速了“換電”的出圈。一時之間新增企業急劇增多,僅2020年就新增1400家相關企業。
 
近日,愛換換在杭州舉辦了“智換未來”2021年品牌戰略發布會,宣布旗下智能平臺“換換”正式投入運營,為國內兩輪電動的續航等問題帶來了可行性的解決方法。
 
愛換換是一家智慧能源出行服務公司,為電動摩托車、電動輕便摩托車以及電動自行車推出智能換電服務。外界對其或許并不熟知,但是身后的資本一定耳熟能詳。它由兩大行業巨頭雅迪和大長江集團合資建立,前者控股60%,后者控股40%。
 
眾所周知,雅迪是兩輪電動車的行業龍頭,如今智能換電平臺的推出也讓外界對這一新物種頗為關注。那么,雅迪押注愛換換背后的邏輯究竟是什么?智能換電平臺的推出,會是趨勢還是一個過場作秀?
 
另外,兩輪電動的換電市場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未來有著不錯的發展空間。換換智能換電平臺的推出,有著雅迪的增持,在一片紅海的電動車領域是否會對現有格局帶來沖擊?
 
雅迪欲借“換換”打造行業智能新格局
 
作為行走在行業的前列的雅迪,出資創立愛換換,推出智能換電平臺,也是基于多方考量。
 
在行業方面,智能換電平臺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行業內疑難雜癥。
 
因為兩輪電動使用愈加頻繁,“飛線”充電、上樓充電呆滯的安全隱患和相關配套設施短缺與電動車數量規模龐大形成的充電難、續航時間短、費用高等一系列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到如今相關的問題也暫未得到解決。愛換換智能換電平臺的推出在電池、安全、費用等問題上帶了新的突破。
 
不僅使得電池續航時間變長,在費用上也更加節省,按靈活地按里程計算的方式,用多少付多少。而在大眾所關注的安全問題上,愛換換有相別于傳統企業的充放電安全云云監測saas平臺,為用戶提供全天候的安全監測,降低電池、人身安全隱患。
 
自身方面,在拉動行業向前推進的同時也是雅迪立足于自身發展的考量,想借愛換換進行新一輪的智能布局。
 
幾年來,隨著城市智慧出行概念的火熱,兩輪電動車市場不斷發展。雅迪、新日、小牛電動相繼上市,一些單車企業也開始向該領域進軍。在市場上大的火熱的同時,競爭也越發激烈,價格戰呼之欲出;也隨著入局者越來越多,產品同質化的問題日益凸顯。
 
雅迪想要在同質化產品的競爭層面有實質的突破,需要去一些新的東西助力加固自身的護城河,穩固自身地位。“換換”智能換電平臺的推出是雅迪在新一代智慧能源生態系統的重要落筆。
 
 
上文中提到,愛換換是一家智慧能源出行服務公司,雅迪以這一平臺為落腳點,推出與之對應的換電獸系列車型適配于愛換換智能電池,可以讓整個智慧補能生態更加完善。而后續愛換換在發展過程中逐漸擁有一定的市場地位之后,雅迪也能通過愛換換展開更多的智慧能源相關業務合作,加速在雅迪在智能補能生態方面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于幾年前面向外賣平臺和外賣小哥的TO B端換電服務,雅迪更多是面向人數更加龐大的C端用戶。也就促使雅迪需要可靠的技術支持。在對比多家之后,雅迪選擇了在全球范圍內C端運營占據較大市場的Gogoro的換電技術,雅迪副總裁王金龍在采訪中也說到“GogoroNetwork多年運營下來沒有出現安全事故”。這就保證了Gogoro在發力C端市場技術上的可行性,能夠助力換電站的落地得到更好實施和運用。
 
另外,在宏觀層面,雅迪要做的并不僅僅是簡單的換電服務,而是切合了當下“碳中和”政策,推進綠色、智慧出行的重要舉措。隨著新能源發展日漸成為各行各業的共識、綠色出行越來越成為國民的選擇,兩輪電動車智慧出行服務便愈來愈重要是雅迪作為大企業的社會責任感的體現,也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
 
兩輪電動車中場戰事,換電能否成為下一新紀元?
 
十年前,手機領域進行了一輪混戰,華為、OV、小米等借助技術、品牌個性化、渠道等的優勢在智能手機站穩腳步;另一批因為資金鏈、債務、技術等原因而隕落在歷史的長河中。
 
技術、個性化的打法同樣出現在電動車領域。2014年前電動車領域還處于一片混戰,在價格戰的打法下,各家實力良莠不齊,并不受資本看好。在2014年后,電動車市場逐漸步入成熟階段,市場也趨向飽和。高峰時期,有超過2600家企業拼殺征戰,在市場保有量已超過2.5億輛一的片紅海市場中,臺鈴、小牛電動、雅迪、新日用差異化的打法脫穎而出,步入行業前列。
 
臺鈴在節能省電上不斷突破升級,形成其他企業難以超越的技術壁壘。小牛電動,以一款高端智能鋰電電動車破局、在時尚和設計上對傳統電動品牌發起沖擊。雅迪前聚焦性能加“高端戰略”,后在2016年上市后在研發、生產和銷售方面齊頭并進,贏得前茅位置。近幾年,新日借助智能概念和外賣等新興消費場景保持靠前地位,形成新的梯隊。
 
到如今,處于一片紅海中的電動車市場,競爭也有增無減,有著雅迪出資建立的愛換換新推出的換電模式,是否又是新一輪洗牌開始的預兆?
 
這種新的換電模式契合了當下“碳中和”的發展需求,成為不只是在電動車領域,也是汽車和重卡賽道的新風口。另外,兩輪車換電這一細分領域市場仍處于發展初期,市場規模較小,未來有著較大的發展空間。根據研究機構EVTank的統計,2020年中國兩輪車換電市場規模約為161.8億元。隨著換電服務滲透率的提升和換電用戶群體的增長,中國兩輪車換電市場規模有望在2025年突破千億,成為新的“藍海”。推動換電成為未來新的發展趨勢。
 
兩年前愛瑪攜手AI換電步入換電賽道,雅迪卻在今年中途加碼,創新智能換電模式,無疑使得愛瑪危機感增加,繼而或將加碼對智能換電的相關布局。而對處于同一賽道像九號機器人這類本身布局高端,與智能相輔相成的企業,面對行業新模式的推出和雅迪在背后加持的刺激下,更讓它們承壓變大。
 
當電動車領域別地難以突破時,加大了它們入局成為新風口換電服務領域的可能性。屆時,隨著入局者越來越多,相互競爭的企業為了能夠加固自身的護城河,形成自己的優勢,進行創新升級,隨之而來的可能又將出現新一輪混戰。
 
從初步到成熟,智能換電面臨兩大攔路虎
 
雖然在電動車行業未來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為這種新興模式的推出提供了更多的發展空間。但是縱觀整個行業的發展,以換代充還處于初步階段,發展并不成熟,還不少問題有待解決。
 
首先是關于電池的問題,不管是對于企業還是消費者來講,電動車的電池一直是備受關注的點。電池自身的續航、安全問題、更換成本高都存在一定的問題,相對應的如今的發展對電池的要求更加高,要求高比能量、高比功率、快速充電、深度放電的性能,和成本低、使用壽命長并存。而雅迪現階段還處于試點階段,電池的性價比高低還有待考驗。
 
其次,以換代充模式下還有道邁不過去的大山——需要統一的電池標準。電池在內核上可以不同,但物理造型、充電接口一定要統一,這樣才能適合不同品牌。這就意味著雅迪在現階段推進換電服務的前期,能夠使用的品牌和范圍覆蓋并不大。想要使用換電服務,或是有相對應的電池,或是擁有一輛雅迪新推出的換電獸的車型;但是兩者而言,都并不現實。在消費者已擁有一輛電動車的情況下,新添一輛的可能性并不高,一定程度上也就拉緩了雅迪在智慧能源生態的推進腳步。
 
 
另外,無論在何地,從新事物的出現到被接受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最初的嘗試到最后的廣泛應用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以換代充也是如此,不可能一出現就被大眾所接受。導致在平臺推出的前期會面臨著投入成本大,回血慢,周期長的問題。雖然從2020年雅迪的財報顯示雅迪營收和凈利都出現了較高的增長,但并不能否認雅迪在對愛換換此次推出的“智慧未來”布局和自己推出配套的換電獸車型上有不少的投入;若是在短時間內無法回本的情況下,或對雅迪今年整體的營收造成影響。
 
除去以上幾點,相應設施管理是值得注意的一大問題。共享經濟催生的共享單車、共享電動車在不少城市進行了投放,但是在近期能夠發現的是,很多區域的共享單車、電動車“消失”了。除了禁投令的頒布,在共享單車等消失的背后缺少管理的也是一大原因。亂亂放,被貼小廣告、維修不到位是主要存在的問題。
 
雖說這與雅迪的布局不屬于同一細分賽道,但本質上來看仍處于電動車服務相關的大領域,一定程度上來講,也給予了雅迪在未來對智能換電服務的管理上一些警示。
 
總結
 
但是不能否認,雅迪旗下換電平臺的運營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當下的消費者續航的剛需和國家“碳中和”目標實施,推進綠色、智慧出行的需求,使得換電模式在未來成為一種可行趨勢。尤其是現在兩輪電動換電市場處于初期階段,能夠吸引更多的企業入局,進而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只是在兩輪換電市場發展并不成熟,在實施過程中還面臨著諸多的問題,統一的電池標準和相關設施的管理成為這條路上必須要解決的兩大問題,這樣才能推動智能換電走得更遠,整個行業向前發展。

 
 
[ 頻道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違規舉報 ]  [ 關閉窗口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滬ICP備16055099號-94

風光儲網 版權所有 © 2016-2018 咨詢熱線:021-6117 0511  郵箱:sina@heliexpo.cn 在線溝通:

本網中文域名:風光儲網.本站網絡實名:風光儲網-最專業的風光儲行業信息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