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的滲透率快速提升,在全球市場上電動汽車的股票也是一路走牛,作為電動汽車的配套設施充電樁,有望在未來跟隨電動汽車的發展而高速增長。

近期市場指數與賺錢效應走出了兩極化,指數萎靡不振,而概念題材股的賺錢效應讓人眼紅。短期來看滬指處于筑底階段,有反彈的需求,而創業板指數走勢依然良好。從整體來看,目前要看概念題材股的強賺錢效應是否能吸引場外資金進場來參與行情。
根據最新的電動汽車滲透率數據,單月已經達到了20%,整個電動汽車的銷量增長式肉眼可見,無論式新勢力、特斯拉還是傳統燃油車廠轉型電動車,車輛都受到了大家的喜愛。從今年的滲透率來推演明年的數據,假設滲透率后面維持著20%,那么以全國一年的汽車銷量2000萬臺來看,明年的電動汽車數大概要增長超400萬臺。與此同時,我們看看與電動汽車配套的充電樁數量,從目前的各類研報數據中可以看出,統一口徑是150萬臺,而其中包含了私人充電樁,所以真正的公共充電樁數量可能只有100萬臺左右。同時根據國家一直以來的計劃,要求盡量做到電動車與充電樁數量維持1:1的水平,目前看是不太現實的目標。如果我們用1:2來計算,那明年的新增充電樁數量也絕對是非常可觀的。所以在電動車大賣的背景下,充電樁行業的增長一直被投資人忽視。
我們從消費行為習慣上來分析,購買電動車的車主主要是喜歡電動車的駕駛操控感、里程費用便宜、保養費用便宜。那如果出現了充電難的問題,想必是會讓很多喜歡電動汽車的朋友打退堂鼓。所以制約著電動汽車滲透率在2025年達到40%的目標,最后一個攔路虎就是充電難的問題。要解決充電難只有解決充電樁數量和充電效率才能解決。只要能解決了充電難的問題,那么壓在新能源電動汽車身上的最后一塊大石頭也就解決了!
從二級市場來看,目前國家對于新能源電動汽車的補貼開始轉向充電樁建設和運營。所以充電樁行業有著行業本身的需求增長,同時疊加了政策的支持。相關股票在目前電動汽車整車企業大漲的背景下,具有極高的交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