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INFRASTRUCTURE 新基建
中國基建迎來新階段,靠50萬億打造全新基建設施,房地產開發商毫無插手的余地,如今各地區紛紛押注新領域,新基建充電樁究竟能帶來什么呢?
據國際能源署測算,2030年全球私人充電樁保有量預計達到1.28億~ 2.45億個,總充電量達480~820TWh;全球公共充電樁保有量預計達1000萬~2000萬個,總充電量達70~ 124TWh。假設國內市場占全球充電樁市場份額的40%,那么2020~2030年國內充電樁設備和服務市場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成為“新基建”的重要抓手之一。
新基建充電樁成為基建主力
“要繼續加大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充電設施互聯互通。”進入2020年,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除了被納入新基建之外,還第一次被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即新基建),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
政策振臂一呼,資本加碼入市。充電樁行業站上風口,迎來黃金發展期。
至此,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從幕后走到臺前,站到了舞臺中央。
如上表整理的相關政策、文件、會議等,相關部委近年來持續關注、加強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即充電樁建設,2020年中央還將其納入了“新基建”——“新基建”包括5G基站建設、特高壓、高鐵和城市軌道交通、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新能源汽車充電樁七大領域。
汽車是我國制造業中規模最大的產業,新能源汽車替代傳統燃油車是目前看來確定性極高、市場空間極廣的大趨勢,也是我國從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
而充電樁是新能源汽車配套基礎設施,包括充電模塊、主控制器、檢測模塊、防雷模塊、通信模塊等,直連電網負責給汽車充能,推進充電樁建設是落實新能源汽車產業建設的必要條件,若建設乏力,將成為制約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首要問題。并且充電樁建設量的規劃是達到車樁比1:1,出售一輛新能源汽車就有一臺充電樁規劃建設。
“新基建”充電樁萬億市場乘風破浪
國家提出“新基建”發展戰略,為充電樁投資和建設按下“加速鍵”,一個新的充電樁時代正在開啟。
近幾年,我國積極推進充電設施的建設,到去年底,全國的充電樁總數已經達到122萬個,其中公共樁52萬個,私人樁70萬個,目前充電設施已經覆蓋了全國404個城市,并且形成了“十縱十橫兩環”的充電網絡,基本滿足了公共交通、物流運輸、私人出行等領域的充電需要。去年全年,新能源汽車充電量大體上是在80億度。
然而放眼當前,充電樁行業仍存在廣闊的發展空間,亟需加速甚至跳躍式發展。公安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純電動汽車保有量達310萬輛,根據測算,我國車樁比例為2.6:1,遠不足政府規劃提出的2020年建成500萬個充電樁、車樁比1:1的水平。根據工信部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征求意見稿,未來十年,我國充電樁建設存在6300萬的缺口,預計將形成1.02萬億元的充電樁基礎設施建設市場。
5年內充電樁國內市場規模超千億
如今整個充電樁市場處于快速爆發期,整個行業都在快速發展,一方面主要是國家和地區政府發布相關政策積極引導、補貼幫助充電站基礎設施的建設;另外一方面主要是日益增長的新能源純電汽車帶動的充電站基礎設施的社會剛需。
目前四川預計要在2025年建造25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屆時不管是高速公路還是各省國道都會有充電設施,大大方便了新能源汽車的出行。
江蘇方面則要求在小區、商超、停車場等大型人流集散地進行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建設,根據江蘇的規劃,這些新能源充電樁主要以快速充電為主,既不會造成充電樁周圍的交通堵塞,還能夠滿足車主的用電需求。
自從國家將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納入新基建,充電樁產業發展不是簡單的大規模擴張、低質量發展,而是通過深入融合新基建中新技術、算力、大數據、云數據和通訊網絡等基礎設施的高新技術,從而建設更便捷智能的充電基礎設施,為整個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全享通(海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全享通”,坐落在中國最大的省級經濟特區海南省,由蒙中(上海)經濟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復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杭州菲奧娜科技有限公司聯合組建,是一家專門從事以智能充電樁研發、生產、銷售、建設和運營于一體的物聯網科技型企業。
全享通擁有現代制造基地6000多平方米,職工和技術研發人員120余人,標準化生產線10余條,獲得數百項國家知識產權發明專利,生產的系列智能充電樁產品已獲得開普實驗室及CQC質量中心等認證。
公司立足市場需求,運用5G、大數據及云計算等先進技術,自主研發出具備領先優勢的智慧管控大數據平臺一一全享通,以智能平臺為核心,為上下游客戶提供充電樁充電、換電、停車及零排等一站式全方位解決方案,帶動全渠道共同發展。
公司聚焦新能源智能充換電產業領域,積極參與市場合作與競爭,先后與北京中經運冷鏈物流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投集團東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數家企業達成深度戰略合作關系,致力以領先的技術研發、生產制造及售后服務能力,持續不斷地為客戶創造價值,與有志之士攜手共建新能源產業全新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