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10月的芯片供給情況較9月有所緩解,但實際上仍不能滿足生產的需要,同時原材料價格繼續上漲,能耗控制和減排力度又加大,導致市場中的新車供應依舊不足。
因此,哪怕汽車市場已進入傳統旺季,購車需求有所增加,車企和經銷商卻并沒有開展大規模的營銷活動,部分暢銷車型的折扣反而繼續回收,這使得不少消費者選擇持幣觀望。再加上10月國內不少地區再次出現疫情,對銷售工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是以今年10月的車市沒有出現如往年火爆的局面。
根據11月8日乘聯會發布的初步數據,10月國內狹義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下跌13.9%至171.7萬輛。與此前相比,10月的跌幅和銷量均有不小的回升,甚至也收獲了今年內的次高銷量,但這仍是2015年以來的同期最低銷量,僅高于2014年10月的158.9萬輛。
與相對平穩的零售市場相比,生產和批發端都有較大的改善。
得益于芯片供應的改善,10月狹義乘用車的產量創下今年內的新高,達到196.0萬輛,跌幅收窄至4.1%。而隨著生產的改善,10月的批發銷量達到197.8萬輛,僅比去年同期下跌4.8%,今年內則只低于1月的202.8萬輛。根據生產和批發端的表現來看,芯片供給的至暗時刻大概率已經走過,未來還會繼續改善,這一情況也會逐漸反映到零售市場中。
的確,與早前的9月相比,10月的生產、零售和批發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只是連續的下跌,讓今年前10個月的累計同比增幅已收窄至10%以內,零售和批發分別為8.7%和9.1%。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馬來西亞的疫情有所改善,但由于越南等其他地區依舊較為嚴峻,因此一定時間內芯片緊缺、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仍將繼續存在,11月和12月零售市場的終端價格也不會有較大力度的優惠,再加上去年同期的銷量均超過200萬輛,因此接下來零售市場可能仍將維持負增長,批發市場則或能持平。
新能源年銷300萬已成定局
從細分市場來看,在零售市場中三者的表現相對平穩,而在逐漸回暖的批發市場中則能看出明顯的不同,轎車的批發銷量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僅同比下跌1.0%,MPV和SUV的跌幅都大于整體市場,但前者的銷量已回升至11.6萬輛,后者卻還有較大的差距。
眾所周知,在新能源市場中的大部分車型都是轎車,尤其是五菱宏光MINI為代表的A00級車型還在逐漸走強,為轎車市場提供較強的增長動力,也為其鞏固作為第一大細分市場的地位。尤其是,剛剛過去的10月,新能源批發銷量又一次創下新高達到36.8萬輛。
而MPV市場是在連續多年的走跌之后,逐漸從谷底回升。其實,今年下半年以來MPV的批發銷量就在逐漸走高,特別是9月開始部分車企發布的新車形成了一定的增長動力。
9月13日東風悅達起亞第四代嘉華起售,緊接著9月26日北京現代首款中大型MPV庫斯圖正式上市,10月下旬廣汽豐田引入的賽那也將于2022年初交付,這些新車型的到來為“沉寂”已久的MPV市場帶來了不小的活力。
至于SUV,由于在新能源市場中的占比相對較小,沒有享受到該細分領域的紅利,再加上去年同期的銷量又相對較高,因此自然只能落于下風。
視線重新回到新能源市場,當10月其批發銷量再創新高的同時,零售銷量則出現今年4月以來的首次環比下跌,比9月少1.3萬輛。
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因為季度初特斯拉將更多的產品運往海外去供應歐美市場。數據顯示,10月特斯拉的批發銷量再次超過5萬輛,達到了54,391輛,但其中出口首次突破4萬輛。這意味著10月特斯拉的國內銷量不到1.5萬輛,而9月其卻為5.2萬輛,兩者之間的差距達到3.7萬輛,足以對整個新能源市場造成影響。
此外,在連續的增長之后,今年前10個月的新能源零售銷量達到213.9萬輛,批發銷量更是達到238.1萬輛。由此可知,或許今年新能源的零售銷量無法超過300萬輛,但批發銷量肯定能突破這一門檻。
比亞迪再次同時躋身前十
再從10月車企前十名單來看,最明顯的變化莫過于比亞迪汽車再次同時出現在零售和批發榜單中,且它還是兩個榜單中為數不多同比為正的車企。
這是繼今年8月之后比亞迪再次雙雙躋身兩個榜單,也是其零售和批發銷量首次突破8萬輛,且在零售榜單中它以0.5萬輛的優勢超過長城汽車,而這主要是憑借旗下新能源車型的大爆發。
根據比亞迪汽車的官方數據,在刀片電池和DM-i超級混動系統的共同作用下,10月旗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262.9%達到8.0萬輛,其中純電車型4.1萬輛,DM車型3.9萬輛。就具體車型而言,不僅漢EV、 秦Plus DM-i、秦Plus EV、宋Plus DM-i、宋DM和唐DM等暢銷車型成績斐然,就連7月才上市的海豚銷量都環比增長100.8%至6,018輛。
并且隨著接下來新能源市場的繼續爆發,比亞迪新能源車型將加速放量,年底時其甚至可能會達到10萬輛左右,屆時自主三強的名單或許也會隨之改變。
除了比亞迪,一汽-大眾的表現也值得肯定。在9月因缺芯被上汽大眾搶走零售和批發“雙料王”的頭銜之后,10月一汽-大眾迅速恢復再次同時拿下榜首之位,而前者卻似乎遭遇了難題,零售和批發均只有12.0萬輛。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和上汽大眾同屬于上汽集團的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乃至上汽乘用車卻都有不錯的成績。
比如,在零售榜單中上汽通用五菱是除比亞迪外僅有的同比為正的車企,在批發榜單中,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的銷量分別達到13.2萬輛和12.4萬輛,上汽乘用車也售出10.2萬輛,三者均創下今年內的新高,其中上汽乘用車收獲了今年內首個超10萬輛的單月銷量,這讓上汽集團中的四家車企都出現在前十榜單中。
乘聯會的數據顯示,上汽乘用車會有如此的強勁表現,主要是依靠新能源車型,10月旗下新能源銷量達到2.4萬輛,幾乎相當于其總銷量的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