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以服務廣大群眾、地方政府、產業合作單位為宗旨,采用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和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打造了甘肅省充電基礎設施信息公共服務平臺。
截至11月30日,甘肅省充電基礎設施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累計接入4015臺社會充電樁共4269個充電端口,全省在用充電樁接入率達90%。
這一平臺的建設發展,為政府提供產業宏觀分析及研判、平衡充電需求及供給、車樁協同發展及規劃、行業監管及痛點分析、政策發布及補貼發放等支撐,為智慧城市發展提供輔助決策。

打造全省充電一張網
近年來,隨著國家“新基建”“碳達峰、碳中和”等戰略目標的實施,甘肅省充電基礎設施數量年均增幅超過15%。由于樁企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平臺運營商各自為營,充電基礎設施缺乏統一規劃,造成交通熱點地區電動汽車充電“一樁難求”和路網欠發達地區充電樁“無人問津”的反差,且政府監管部門無法第一時刻準確掌握全口徑充電基礎設施數據。

為解決上述難題,省發改委授權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出資建設甘肅省充電基礎設施信息公共服務平臺,由國網甘肅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負責社會數據接入和日常運維。該平臺在多個知名樁企支持與配合下,通過整合全省充電服務信息資源,在不到一年時間里接入國家電網等73家運營商,通過平臺實現各運營商之間數據互通共享,打造全省充電一張網。
據了解,甘肅省充電基礎設施信息公共服務平臺采用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化開發,遵循“一級部署,兩級應用”原則,統一采集全省全口徑新能源充電配套基礎設施公共數據,掌握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情況,并開展新能源汽車充電行為研究,支持政府部門驗證和評估政策的合理性以及落實情況。為各級政府提供充電設施規劃、行業監管、政策發布等應用支撐;為充電設施運營商規范化建設運營、科學布局提供指導;為公眾充電便捷應用、投訴反饋問題提供渠道,推動甘肅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科學、有序、健康發展。
目前,該平臺已初步實現主流充電樁品牌及平臺運營商信息互聯,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定期向地方監管部門提供全省充電設施運營分析報告,為各級政府科學規劃充電設施布局提供數據支撐,有效提高社會充電樁利用率。
助力新能源汽車西北發展
如今,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出行續航有限、充電樁少、充電不便問題已經凸現。
我省依托智慧車聯網平臺,落實建設發展要求,全速推進甘肅省充電基礎設施信息化建設。
在“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指引下,通過引入微信小程序,充分發揮充電基礎設施大數據和新科技廣泛應用優勢,為我省新能源車主提供更加高質量的充電服務,整體支撐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
據了解,國網甘肅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與甘肅省高速公路服務有限公司已簽訂充電站建設合作協議,計劃2022年底前建成甘肅高速公路充電網絡,徹底解決省內高速新能源汽車充電難問題。協議明確,雙方以“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為指引,高效推進甘肅高速公路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在省內21個高速公路服務區建成34座快速充電站,打通G30連霍高速、G22青蘭高速、G75蘭海高速等主要高速公路干線充電節點,形成規模適宜、布局合理的甘肅省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網絡,打通高速公路便捷充電的“最后一米”。到2022年底,甘肅高速公路將實現在新能源汽車單次續航里程內和81個服務區之間合理設置充電站,并經高速公路網絡,與周邊陜西、四川等省(區)實現連接。這意味著新能源汽車暢游甘肅乃至大西北不再遙遠。
目前,甘肅電力部門已依托現有蘭州新區云數據中心優勢,通過全量云服務能力,基于云平臺關鍵組件完成充電小程序(隴e充電),實現充電服務各類應用快速部署、多維度管理與可視化運維監控,提高了廣大用戶充電的便捷性、及時性。
下一步,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計劃在2022年底完成社會公共充電樁全量接入和應用上線。屆時將完成全省充電樁啟停、尋址路線規劃,徹底消除電動汽車續航焦慮。通過充電平臺與供電、用電系統數據深度整合,構建開放合作的服務生態,倡導綠色低碳出行,更好服務于民、方便于民,助力甘肅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
記者 李明娟 通訊員 李明 馬鎮東 劉雪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