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與恒大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恒大集團將投資1200億元在沈陽建設新能源汽車三大基地項目,其中恒大新能源汽車的整車研發生產基地將落戶沈陽渾南區,輪轂電機研發生產基地及動力電池超級工廠則將落戶鐵西區。
需要指出的是,這樣的協議內容也出現在了恒大集團此前與廣州市人民政訂的戰略協議里,不過在廣州南沙區落地的恒大新能源汽車三大基地建設項目投資金額為1600億元。
較之廣州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強大產業基礎和集群優勢,作為我國重工業基地的沈陽,亦擁有堅實的裝備制造業基礎、雄厚的零部件配套能力和完備的汽車產業體系,多年前便吸引了寶馬、通用、雷諾等國際汽車巨頭相繼在此開設工廠。近年來,為了加快打造中國重要的汽車產業中心,沈陽明確了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根據規劃,沈陽將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推進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和動力電池基地建設,做大做強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
據悉,就在此次戰略合作簽署半個月前,遼寧省委副書記、省長唐一軍率領遼寧省友好經貿代表團在出訪英國、瑞典期間,就分別前往了恒大旗下的英國Protean公司和恒大NEVS瑞典總部。
而恒大自去年宣布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以來,就相繼通過收購瑞典NEVS、入主日本卡耐、牽手科尼賽克、收購荷蘭e-Traction和英國Protean等一系列動作,掌握了整車研發制造、動力電池、輪轂電機技術等方面的尖端技術。去年9月,恒大還通過入股廣匯集團,掌握了銷售渠道,打通了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恒大的技術及產業鏈優勢與沈陽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強大產業基礎和集群優勢協同發展,將產生“1+1>2”的疊加效應,給新能源汽車行業帶來顛覆性變革。
“力爭3-5年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是恒大進軍新能源汽車產業之初頂下的目標,現在來看,一系列收購讓人意識到該公司造車的決心,同時與各地政府的戰略協議簽訂又不免讓人生疑,畢竟在汽車產能過剩的背景下,整車生產基地的擴建不容易獲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