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輪低速電動車標準工作組初擬定車身尺寸為長≤3.5米,寬≤1.5米,雖然關于車身尺寸的爭議一直伴隨著低速電動車標準的制定過程,但企業的聲音卻一直缺席。對此,記者采訪了多家低速車企,多數車企表示,既然低速電動車標準已透露車身尺寸的方向,之后的產品開發都會往這方面進行靠攏,更重要的還是低速電動車標準盡早出臺,讓整個行業做到有法可依。

“目前而言,輿論中心的關注點其實早已不是標準合理與不合理的爭論,而是盡快出臺相應的標準,先解決有無,讓行業有法可以,讓消費者放心購買、合法使用才是當務之急。”歐陸汽車市場營銷部總監韓岳武告訴記者,雖然車身尺寸的限定造成了部分超規產品平臺的損失,但還在企業可承受的范圍或可通過轉型變通減少損失,如今低速電動車標準的缺失造成的影響才更為深遠,不僅使行業產品開發周期變長甚至擱置產品開發,另一方面也十分打擊企業的積極性和經銷商的信心,用戶也在觀望政策中減少了購買行為。
據統計,低速電動車一個平臺上的產品模具投入大概在3000—4500萬之間。如果企業開發的產品超過低速電動車擬定標準,那么模具的投入將全部劃入損失的范圍。從各家企業市場銷售的產品來看,一直堅持定位于小型化產品的御捷和大陽受車身尺寸限制的影響最小。大陽負責人告訴記者,大陽以往產品、目前在產以及未來兩年內推出的產品都在低速電動車標準擬規定的范圍內,因此更關注標準的出臺。

御捷多平臺產品符合國標擬定車身尺寸要求
但大陽及御捷這樣的企業還是少數,從低速電動車行業發展來看,產品是越做越大,因此各家企業多多少少都會收到車身尺寸限制的沖擊。江蘇威龍銷售總經理劉東坡告訴記者,由于產品開發設計啟動的較早,當低速電動車標準擬定信息出來時,產品開發已完成了大半,如今為避免進一步損失,威龍已暫且擱置超規產品的投入。像江蘇威龍這樣,受政策掣肘暫停超規產品開發的企業不止一家,但也有相信市場,如期上市并投放市場的企業。像5月11日道爵發布的領航,車身尺寸為 3715*1647*1540mm,對此,道爵總經理時元法表示,道爵根據市場需求造車,消費者青睞更寬敞舒適的車型。政策確定后將嚴格執行國家標準,未來將推出3~3.5米等符合擬定標準內的車型。以熱賣多個大尺寸車型產品的行業領軍者雷丁也持同樣看法,雷丁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還是遵循既定銷售計劃,待國標落地后再進行調整。

長3.7米的道爵領航新品下線
“歐陸汽車目前研發快接近尾聲的產品,也有在車身尺寸上不符合正在制定的國標,對我們而言,除了資金損失,還有時間損失,但為了響應及符合國標,歐陸已對未來的產品規劃做了及時的調整。“韓岳武告訴記者,車身尺寸的限制帶來的損失有多個方面,但企業應具備一定的風險能力和應變能力。此外,歐陸為了搶占國標出臺時的產品空窗期,已研發并上市了其符合國標的產品,目前在售的車身尺寸為3300*1490*1500的歐陸陸虎SUV就是其一。

歐陸按照擬定國標向市場投放的歐陸陸虎SUV
“無規則不成方圓,對低速電動汽車進行規范是必然。“韓岳武表示,低速電動車標準的出臺所帶來的時間成本遠比車身尺寸帶來的損失更大,因此行業期待著低速電動車標準的盡早出臺。企業的擔憂和知名研究員冰封之城的觀點不謀而合,他認為,新品開發的周期最低一年,一旦標準突然出臺,各大企業可能陷入無車可賣的境地,這個損失將遠遠大于在車身尺寸上超規車型的投入。
而行業所期盼的低速電動車標準,按照預期,或于今年下半年出臺草案。
宋愛菊 第一電動